藏区的朝阳和星空是非常著名的景象,而另外一个也不容错过的就是酥油灯了。酥油灯,是藏族地区广泛使用的传统寺庙用具,因其外形像酥油而得名。
由于藏区大多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上,炎热的夏季难以生存,在高原、路途极其艰险的环境下,藏民民风淳朴,对自然、宗教和生活敬畏有加,而酥油灯是藏民祭拜和祈求神明保佑的具体体现之一,也是藏民民间信仰文化和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。
点燃酥油灯的时候,藏民们通常要跪在寺庙的前面,两手合十,然后捧着三毫米左右的酥油灯油,平放在一个土制托盘中。他们通常带着虔诚的心情,向这些寺庙香火旺盛的地方走去,按照规矩,一定要走三个圈,然后点亮一盏酥油灯。
酥油灯:藏传佛教不可缺少的法器
酥油灯,又称酥油佛灯、佛光灯、度母灯、三昧灯等,是藏传佛教不可或缺的法器之一。作为燃烧着酥油的火焰,是供佛的常见形式之一。
酥油灯最早见于西藏,传至内地之后逐渐发展成为汉传佛教中的燃灯活动。酥油灯的燃烧有时会伴随着缠绕未解之结而念经诉祷,有时则伴随着洒花散叶而吸纳生命能量。
酥油灯其实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油灯,它更是一种信仰、一种文化、一种传承。藏民族历来极为重视信仰文化,酥油灯这个物件对于藏民族而言,不仅仅是祈愿神佛保佑自己、家人平安身体健康,更是祈求国泰民安、人民幸福的标志。
在西藏,每当佛教节日来临或举行重大寺庙活动时,信徒们会到寺院祭拜佛祖,祷告平安。在寺庙里,燃着酥油灯的道场和佛像边上总是有一些虔诚的信徒。在西藏的路上,行人几乎在每个拐角处都会遇到前来祈求神佛保佑的人们,他们手中也随身带有一盏小小的酥油灯。即便是每年的雪灯节,藏民居住的房屋内外,都会点有酥油灯从而照亮雪夜。
酥油灯竟能深深地影响藏民族的文化、信仰,表明这种文化的重要性,经久不衰。
藏传佛教中的酥油灯及其用途
酥油灯是藏传佛教中非常重要且广泛应用的一种油灯。它是用黄油或动物脂肪制成的,有的还在里面加入了各种香料,故常被称为“香油灯”,在藏传佛教举行的仪式和庆典上十分常见。
酥油灯的作用在于代表了人类光明、火焰、温暖和智慧,据说它可以给我们以清明和智慧之光。同时,在藏传佛教中,烧香和酥油灯有着非常重要的神秘意义,被视为一种表达虔诚心意的方式,也是对佛教信仰的一种表达,这两种仪式也是中国很多人熟悉的佛教文化点之一。